比亚迪车主维权背后:: 你以为的背"刺, 其"实是车企内卷的代价?
汽车迭代加速时代,消费者维权可能正在“打空气”!
一、当“买新不买旧”成了伪命题:比亚迪车主踩中的时代陷阱
2025年2月,763位比亚迪车主联名维权冲上热搜。他们刚买半年的新车,因为比亚迪突然推出智驾升级版,二手车估值直接跳水18%-25%。表面看是车企“知新卖旧”,但深挖下去,这事比想象中更荒唐——汽车迭代速度已经跑赢了消费者认知。
车企卷配置的速度,比手机厂商还疯。 比亚迪这次推出的“天神之眼”智驾系统,从立项到上车只用了8个月^5。而传统车企研发周期通常是3年起跳。
当汽车变成“科技快消品”,消费者刚提车就变旧款,可能成为新常态。
二、“隐瞒新车”是原罪?法律其实站车企这边
维权车主的核心诉求是比亚迪隐瞒新车信息,但翻遍《广告法》和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你会发现:车企根本没有义务提前告知新车计划。
法律只要求商家如实描述在售商品,没规定必须预告未来产品^1。
手机厂商明天发新款,今天照样卖旧机——这套逻辑在汽车业突然失灵,本质是消费者还没适应“汽车手机化”。
车主维权时高举的《广告法》第八条,其实是个“美丽的误会”。
该条款要求的是商品信息“准确、清楚”,而不是预测未来。比亚迪销售旧款时没提新款,就像苹果店员不会主动说“下个月发iPhone 16”——这根本不违法。
三、被忽视的真相:二手贬值背后是技术代差
车主们痛心疾首的18%-25%贬值,背后是智驾系统带来的技术断层。
老款车机芯片算力只有5TOPS,新款直接飙到100TOPS——这不是挤牙膏,是换了个水龙头。
二手车商坦言:“不带激光雷达的车,现在根本卖不动”。
但更残酷的现实是:硬件升级就像给黑白电视装4K屏——不是车企不想,是臣妾做不到啊。
老款车型的电路架构、传感器布局根本承载不了新硬件,强行升级可能引发安全隐患。
四、维权潮背后的沉默大多数:谁在默默一笑?
这场维权看似声势浩大,实则暴露了三个隐藏的真相:
1. 维权主力是网约车司机:半年贬值几万,等于白跑三个月滴滴。
2. 沉默的私家车主:多数家庭用户选择吃哑巴亏,毕竟诉讼成本比贬值损失还高。
3. 真正的赢家是二手车商:趁着车主恐慌抛售,低价收车转手赚差价。
车企内卷越狠,消费者反而可能吃亏。
当比亚迪把高阶智驾打到7.88万,友商被迫跟进。最终结果就是:技术迭代越来越快,车主换车周期越来越短——这到底是福利,还是新型消费陷阱?
如果你是2024年6月买车的比亚迪车主:
➤ 你会怎么做?
A. 加入维权,死磕到底
B. 自认倒霉,下次买特斯拉
C. 趁机低价收二手比亚迪,等升值
D. 关我屁事,吃瓜看戏
评论区等你Battle——
“车企内卷”和“消费者权益”,到底哪个更重要?
你的下一辆车,还敢买国产新能源吗?
(内容来源:看看新闻)
作者: 编辑:薛欣妍
越牛新闻客户端
越牛新闻微信
绍兴发布微信
越牛新闻微博
绍兴发布微博
新闻热线
0575-88880000
投稿信箱
zjsxnet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