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丰田大?部分车都不用。涡轮增压? 不是没有原因, 看完就明白了
最近测试了几台涡轮增压的车,再开回丰田的自然吸气,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感受。很多人说丰田固步自封,我倒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。
记得前两天一个老铁还问我:“现在连十来万的车都上涡轮增压了,丰田这是在玩什么?”我笑了笑,这事儿还真得从技术层面说起。
要说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的较量,得先看看发动机的“性格”。自然吸气就像是个老实人,动力输出线性又平顺,一脚油门下去,扭矩来得稳稳当当。
前两天开着凯美瑞走京藏高速,超车的时候特别从容,一踩就走,没有丝毫犹豫。
反观涡轮增压,就像是个暴脾气,憋了一肚子劲儿等着爆发。
记得去年测试某品牌2.0T车型,低转速时跟蜗牛似的,一到涡轮介入,猛地一下窜出去,差点把我的咖啡甩出来。
这种忽强忽弱的power band,搁在堵车的早高峰,真够呛。
说到这儿,不得不提2008年那会儿,我去丰田技术中心做底盘调校采访。一位老工程师给我讲了句话,我至今记得:“造车不是创造最强的性能,而是找到最适合用户的平衡点。”这话放在今天依然适用。
丰田对自然吸气的执着,说白了就是对“可靠性”的偏执。先不说别的,就说发动机寿命吧。
自然吸气的结构简单,活动部件少,磨损小。
前几天刚遇到个出租车司机,他那台凯美瑞都跑了68万公里了,发动机还是原装的,除了换机油保养啥事没有。
要搁涡轮增压,涡轮轴承、中冷器这些东西都是潜在的故障点。我有个改装店的朋友经常跟我吐槽:“现在进店的车,十台维修有八台是涡轮增压的毛病。”
还有个有意思的事儿,上周去4S店,看到一位女车主在抱怨她的涡轮增压车烧机油。
这让我想起了2015年做对比测试,一台2.0T车型和一台2.5自然吸气,跑完两万公里,涡轮车补充了将近4升机油,自然吸气的却一滴没加。这就是差距。
聊到油耗,不得不说个实测经历。
去年夏天,我拿到手一台某品牌1.5T车型,厂家标称百公里综合油耗6.2L。
结果实测下来,市区工况动不动就破8,高速也很难压到7以下。
反观凯美瑞2.5自然吸气,实测市区7.5L,高速5.8L,相当稳定。
要说丰田最令我佩服的,是它家的混动系统。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创新。用电动机补齐了自然吸气低转速扭矩不足的短板,既保留了自然吸气的可靠性,又解决了动力问题。这比简单地加个涡轮聪明多了。
说实话,刚入行那会儿我也觉得涡轮增压是个技术进步。直到有一次在东北零下30度测试车,涡轮车冷启动时那个动力迟滞感,简直让人抓狂。而自然吸气,踩一脚走一步,从来不含糊。
前阵子和丰田的一位工程师聊天,他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:“ 好的技术不是最新的技术,而是最成熟的技术。 ”确实,在这个为了噱头什么都敢往车上堆的时代,丰田的克制反而显得难能可贵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丰田也不是完全不搞涡轮。雷克萨斯的部分车型不就用上了嘛。但人家是先把技术完全吃透了才敢用,这态度就很丰田。
想起前几天在赛道上的一幕。一位改装涡轮的车主正在调教boost,各种数据看着挺唬人。结果没跑两圈,发动机就开始冒烟。旁边一辆自然吸气的86,从早跑到晚,愣是一点问题没有。这场景,真是意味深长。
老实说,这个话题还真有点一时半会说不完。不过要我说,丰田在动力总成上的保守,与其说是落后,不如说是一种清醒。在这个标榜“快”的时代,能坚持做“稳”的,反而更显功力。
至于未来丰田会不会大规模上涡轮?我觉得答案在他们的混动技术上。与其追逐一个不够完美的解决方案,不如把已经成熟的技术做到极致。这才是丰田的风格,也是它能常年占据全球销量第一的原因。
(内容来源:敏睿观察)
作者: 编辑:鲍欣悦
越牛新闻客户端
越牛新闻微信
绍兴发布微信
越牛新闻微博
绍兴发布微博
新闻热线
0575-88880000
投稿信箱
zjsxnet@163.com